化债新政将对金融机构产生三大积极影响

admin 12 2024-11-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 苏向杲

  近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

  一般而言,地方政府债务可分为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前者是反映到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的债务;后者是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未纳入政府债务系统的债务,如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地方融资平台、国企借款等方式融资形成的债务。本轮10万亿元化债举措,支持地方政府用显性债务置换各类隐性债务。

  毋庸置疑,此次化债举措力度大、出手果断,符合市场预期。在前期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相继出台的背景下,财政政策接续发力,进一步起到了稳经济、促发展、改善民生、提振社会预期的良好效果。

  在看到化债举措对宏观经济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一些投资者和金融从业者也非常关注化债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毕竟,银行、险企、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机构此前是城投债等隐性债务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在笔者看来,化债新政将对金融机构产生三大积极影响。

  首先,改善金融资产质量,修复金融机构估值。

  据财政部披露,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今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需不足等因素影响,各地隐性债务化解的难度加大。目前,不少银行、险企等机构持有隐性债务相关资产,以银行为例,据国信证券测算,截至今年6月末,上市银行贷款余额投向城投基建领域比例大约为27.6%,城投基建类贷款不良率为1.13%。

  近年来,随着个别城投平台出现债务违约,市场对于隐性债务不良资产暴露的担忧有所提升,这也成为压制金融板块估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大规模化债的推进,金融机构持有的涉及地方隐性债务的贷款、债券等资产的质量有望进一步改善,金融板块估值也有望得到修复。

  其次,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缓解资产配置压力。

  对银行而言,由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债券、贷款等)风险系数相对较高,会占用较多的资本金,而将隐性债务置换成显性债务后,其信用风险会大幅降低,这能降低拨备计提,提升资产配置的腾挪空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非银机构而言,近年来,“优质资产荒”一直是机构配置资产的一大难题,而增量地方债有利于缓解资产端的投资压力,优化资产配置组合,避免扎堆配置单一品种而引发风险。

  一些金融从业者担心,隐性债务风险虽高但利率也高,置换成显性债务后,意味着市场上一部分高收益资产会“消失”,这会对金融机构资产端收益率造成影响。对此,笔者认为,不应从单一指标衡量化债政策的影响,而应着眼于资产质量、资本占用、宏观经济发展等因素,综合来看,其影响无疑是积极的。

  最后,有利于金融机构中长期业绩向好。

  金融业作为顺周期行业,与实体经济共生共荣。从中长期看,化债能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最终也会惠及金融业。一方面,此次化债举措让地方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另一方面,化债后政策空间进一步加大,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实体经济向好发展。

  总之,本轮化债政策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维护了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将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

你可能想看:
上一篇:2024年浙江传媒学院(中外合作)在四川计划招生人数(附学费及专业录取分)
下一篇:装修网站排行榜前十名2023最新排名前十名对比
相关文章